作为江陵县最大的渔村,文新村几年前还有渔民135户,今年却只剩下73户,减少了近一半。村子里新修了楼房的,几乎都不是打渔的,而老房子里住的大都是渔民。打渔日益艰难,生活也越发清苦,很多渔民决定放弃,去做点小生意或者承包农田。 村民王新权两年前放
|
作为江陵县最大的渔村,文新村几年前还有渔民135户,今年却只剩下73户,减少了近一半。村子里新修了楼房的,几乎都不是打渔的,而老房子里住的大都是渔民。打渔日益艰难,生活也越发清苦,很多渔民决定放弃,去做点小生意或者承包农田。
村民王新权两年前放弃打渔,从村里承包了十亩农田,种起了油菜和花生。虽然一年到头也很辛苦,但他觉得这要比打渔强多了。王英权今年四十出头,在村里算是年轻人。2005年,他也放弃打渔,远赴上海打工。“我是在浦东新区工作,一到那边就会有老板给我电话,我是做技术工的。在那边,一个月赚3500。”王新权说。
每月3500元的收入,比打渔时要高得多。然而,今年,王新权却做出了一个让周围人不理解的决定。他辞去了上海的工作,返回村里继续打渔。现在,他正用在上海赚的钱打一艘大的铁船。然而,他也有自己的担心。今年打渔看看,如果生活维持不了的话,他仍旧得出去闯荡。
村里的渔民年纪大都在四十岁以上,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人除了打鱼没有其他技能。然而,渔民的子女们,却没人愿意承继祖业。
随着这一代渔民逐渐老去,这些靠江生活的传统捕捞渔民很可能在几十年里消失。为了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从2001年起,每年的四月到六月长江实行禁渔。这意味着渔民有三个月的时间不能打渔。对于这一规定,大多数渔民表示理解,但是禁渔期内如何维持生活,实在是让他们发愁。
王知文已经六十岁了,禁渔期内他只能在家修理一下渔具,等到附近农民农忙的季节去帮着打点零工。渔民中稍微年轻点的会去城里打工,由于不具备什么技能,大部分也只能干点短期的体力活。
为了保障渔民的生活,江陵等地也出台了禁渔期的“低保措施”,每户三个月一共500元。
明天就要禁渔了,打完这一网,渔民们就会把渔船拖上岸。不能捕鱼的三个月,等待他们的将是另外一种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