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火车票网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网站地图
分享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荆州新闻 >

“幸福大宜昌”建设起航:向现代化特大城市挺进

时间:2013-11-27 14:3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荆楚行”宜昌采访组柯遂喜 李德荣 冯家园 柯栋 宜昌,因水而生,因电而兴,水电之都,世界闻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宜昌市抢抓机遇,努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未来5年时间,把宜昌建设成“既大又强、特优特美

□“荆楚行”宜昌采访组柯遂喜 李德荣 冯家园 柯栋

宜昌,因水而生,因电而兴,水电之都,世界闻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宜昌市抢抓机遇,努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未来5年时间,把宜昌建设成“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

11月下旬,我们“中国梦·荆楚行”全省市州报大型主题采访的记者来到宜昌,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宜昌人新时代的幸福和梦想。

大宜昌,幸福梦,宜昌人的“中国梦”。

水电之都迈向特大之城

宜昌是幸运之城。葛州坝工程和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推动了宜昌社会经济的发展,宜昌城区人口也由17万上升到128万,实现了由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跨越。

2012年6月,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在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上,宜昌人抓住机遇,在梦想中构筑新一次跨越。

2012年12月,宜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就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内涵、理念、路径等重大问题作出决议。“既大又强、特优特美”,成为宜昌大城梦的根本内涵。

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在署名文章中勾画出“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蓝图是:“大”,要形成特大的

规模,力争“十二五”末城区框架达到200平方公里,200万常住人口,2020年达到300平方公里,300万常驻人口;“强”,要形成强大的产业基础,强大的城市功能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在中部地区同等城市中实现保三进二争一;“优”,把宜昌建成全国乃至全世界投资创业的宝地和幸福生活乐园;“美”,要形成特美的城市形象,更好地展现宜昌自然生态之美、历史人文之美、现代文明之美,建设美丽宜昌。

生态新区筑造特美之城

11月22日,长江南岸的宜昌市庙嘴长江大桥点军区建设工地上,数十米高的巨大钢铁构件被深埋在如山的混凝土中,这是用来牵拉大桥斜拉索的锚碇,工程指挥部的人员介绍,庙嘴长江大桥将把宜昌主城区、西陵区半岛、点军区连接成一体,地处江北山区丘陵地带的点军区生态新区建设也将由此进入全新阶段。

宜昌市城区山多地少,近几年主城区承载的城区环境容量趋于饱和,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区已达到每平方公里6万人,超过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

城市的外延扩展成了建设大宜昌的当务之急。

宜昌之美,在乎山水。在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大宜昌是一江两岸,山环水绕的新城市风景,而各个新区建设却有着清晰的区域定位。

点军区区长胡志莉对生态新区的描述是:“城在山中”。点军区是宜昌“城市后花园”,森林覆盖率达75%,新区建设就是要把山、水、城融为一体,充分体现生态城市的特色和魁力。

夷陵区的特色则表现为“山在城中”,新城区开发同时,充分保护自然山体景观,使其融在城中。未来宜昌新区建设,就是由这样13个卫星城在长江两岸组团形成。

庙嘴长江大桥去年11月开工,拉开了点军区新区建设的序幕,今年3月21日,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在伍家岗区宣布宜昌新区首批51个建设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大宜昌新区建设已由规划蓝图进入实际建设新阶段。

产业聚合支撑幸福之城

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宜昌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城市扩张,而是要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幸福宜昌。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实现大宜昌之梦,需要经济实力支撑,宜昌底气何来?

宜昌市新区推进办公室贺涛说:宜昌产业发展路径是实现产业集群优势最大化,到2016年,把宜昌建设成世界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全国最大的磷化工生产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食品饮料生产基地、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生产基地,建成国际知名、国内外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在宜昌市加大产业聚合能力计划中,六大产业到2016年年产值均超千亿元,宜昌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5000亿元。

(责任编辑:荆州火车票网)(来源自:荆州火车票网) 荆州火车站 荆州火车 火车时刻表 火车票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