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郭仕新 昨日,全市“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正式启动。所谓“吃空饷”,是指财政供养人员不上班照样领工资、享受各种福利待遇。 山西省疾控中心王烨,2011 年10 月第一次上班,却早在5 年前读大学时,就每月领取工资、享受福利待遇,5 年累计“吃空
|
本报评论员 郭仕新
昨日,全市“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正式启动。所谓“吃空饷”,是指财政供养人员不上班照样领工资、享受各种福利待遇。
山西省疾控中心王烨,2011 年10 月第一次上班,却早在5 年前读大学时,就每月领取工资、享受福利待遇,5 年累计“吃空饷”10 余万元;去年年初,我省襄阳市樊州区财政局一官员将自己仍在高校读书的儿子安排到下属单位并领取工资。一个人“吃空饷”的数额看似不大,人数一多,累积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了。2013 年下半年,河南省周口市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仅2 个月时间,就查出各类“吃空饷”人员5731人,为此公共财政开支超亿元。
各类“吃空饷”事件的背后,暴露出来的更多是公权私用、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吃空饷”现象的存在,也暴露出了组织人事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如果财政供养人员“吃空饷”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根治,有限的公共财政经费就会流入少数人腰包,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受到侵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市纪委监察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出重拳在全市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吃空饷”行为,相信不久之后,“吃空饷”问题将不再是顽疾。
(实习编辑:董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