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余国芳 去年的这个时节,荆州天空烟霾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味道,许多市民直呼“受不了,无法呼吸”。今年,没有烟霾打扰,天朗气清,人们畅快地呼吸,感受初夏时光的美好。 同样的夏油夏粮收获季,今年没有烟雾缭绕,是因为“第一把火”被
|
□本报评论员 余国芳
去年的这个时节,荆州天空烟霾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味道,许多市民直呼“受不了,无法呼吸”。今年,没有烟霾打扰,天朗气清,人们畅快地呼吸,感受初夏时光的美好。
同样的夏油夏粮收获季,今年没有烟雾缭绕,是因为“第一把火”被扑灭在荆州区纪南镇纪城村的田间,没有形成“燎原”之势。5月7日,我市在禁烧区发现第一个火点,并及时扑灭,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直到村、直到农户,对“第一把火”层层追责(见本报5月9日、10日1版报道),坚决把“第一把火”控制住。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有一种“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在这个秸秆禁烧的关键时节,张家看着李家,东村望着西村;如果李家烧了,张家必定效仿,西村烧了,东村必定从之。不浇灭火的苗头,等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到时就难以控制。所以,各地、各有关责任部门、责任人一定要严防死守,决不让田间地头冒出一点火苗、升起一缕青烟。
实践证明,“第一把火”控制的卓有成效,我市禁烧区7日后至今连续几天火点数都为零。这个初夏,荆州共一片蓝天,我们同呼吸。
(实习编辑:董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