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荆州市物流业仍存在缺少统一规划、发展随意性大、经营规模偏
|
物流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荆州市物流业仍存在缺少统一规划、发展随意性大、经营规模偏小、经营性质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昨日,市物流发展局召开了《荆州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20)》评审会,力求通过规划的编制加速推进全市物流业的发展。
新机遇下荆州物流亟需规划物流基地规模需达9000亩
荆州距“四大经济发展极”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均为1000公里左右,从荆州始发及中转物资可于24小时内运达这一范围内的任何城市。同时,三横五纵高速公路网络的构建,长江黄金水道483公里横穿全境,都为荆州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荆州拥有“承东启西”的区位条件和“黄金水道”的交通优势,可率先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资金、技术和产业转移,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独特的区位优势,使荆州成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域与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之间联系的交通枢纽。荆州还处于“两圈一带”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处于中部崛起战略覆盖圈和“两圈一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圈,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区域内,并且是“三级联动”中的关键节点,“三级联动”即以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城市群为邻近的发展极、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为邻近的发展极和以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为重点的荆州置身其内的“鄂西文化生态旅游经济圈”自身发展极。“十一五”以来,荆州市地区生产总值持续稳步增长,年均增长达到9.5%,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7.1亿元,居全省第四位,城市竞争力逐步提高。全市农业基础雄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特色工业园以及辐射两湖平原的商业体系逐步形成,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化工、轻纺、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较大。
立足于国内市场,是荆州发展的相对优势和特色。荆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排第四位,仅次于武汉、襄阳和宜昌,是一个重要的内需市场。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为荆州形成内生型与外生型相结合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荆州市物流需求主要是以原材料、农产品以及初级工业品为主的运输、保管等方面,对于包装、流通加工,尤其是附加值高的物流需求比较小,对运输高效、仓储保质的要求尤为突出,全市消费品需要从外部补入,长距离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和配送需求较大。
根据预测,2015年、2020年,荆州市全社会货运总量将分别达到8061万吨、12963万吨,物流基地作业量将分别达到2257万吨、4537万吨,物流基地规模需求至少达到9000亩以上。
两大类、22个站场、“6+16”格局打造北煤南运储备物流中心
荆州市物流基地项目包括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两大类22个站场,呈“6+16”格局。最终确定荆州市物流基地布局方案包括:李埠物流园区、柳林洲临港物流园区、盐卡港保税物流园区、荆岳综合物流园区、荆西物流园区、城东物流园区、荆襄物流中心、锣场物流中心、开发区物流中心、松滋车阳河物流中心、松滋涴市钾化工园物流中心、公安青吉物流中心、公安城南物流中心、石首临港物流中心、石首公铁联运物流中心、监利物流中心、监利新沟物流中心、洪湖物流中心、洪湖新滩昌兴物流中心、洪湖临港物流中心、江陵飞达物流中心、江陵马家寨物流中心。
总占地规模9580亩,设计年作业能力4830万吨。此外,考虑到北煤南运大通道有可能经过荆州的情况,还为北煤南运服务规划一个储备物流中心项目——荆州煤炭转运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