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火车票网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网站地图
分享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荆州新闻 >

红星路大板房危房改造样本观察之一

时间:2014-06-05 15:2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大板房拆迁。 曾祥虎摄 记者黄道培 张珂 荆文静 户雪梅 通讯员李虎 编者按:红星路大板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前后,是我市中心城区危房最集中的片区之一,属重度危房片区。荆州历届市委、市政府希望加快对该片区改造,但诸多因素制约了改造工程启动。 危房和棚

大板房拆迁。曾祥虎摄

记者黄道培 张珂 荆文静 户雪梅 通讯员李虎

编者按:红星路大板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前后,是我市中心城区危房最集中的片区之一,属重度危房片区。荆州历届市委、市政府希望加快对该片区改造,但诸多因素制约了改造工程启动。

危房和棚户区改造是国家推动城镇化发展、建立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战略之一,是政府改造城市、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全国新一轮城市棚改已经拉开大幕,荆州迎来了新的政策机遇。

2013年8月7日,一封《何时告别大板房》的读者来信,引起了本报编辑部的重视,并持续关注其进展。2013年10月12日,市政府下达对红星路大板房危房征收决定,半年时间,征收签约率达到98%,创造了危房改造样本,这其中上演的动人故事值得我们记录,其中形成的工作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今起,本报将推出“红星路大板房危房改造样本观察”系列报道,从宏观角度描述市委市政府破解危房改造的思路、剖析征收人员和谐征收以及被征收户理解支持征收的经验。

老城居民的渴盼

就在半年前,在车流、人流熙来攘往的长港路与红星北路交界处,矗立着一栋栋沿街外墙被粉刷成白色的居民建筑,因为不显眼,很少有人发现它们的不同。老沙市人知道,这些建筑是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试点的一种装配式结构建筑,其墙体、楼板、楼梯都是事先预制,后通过现场拼接而成,即居民们俗称的大板房。大板房设计使用寿命20年,早已超期“服役”多年,是我市中心城区危房最集中的片区之一,属重度危房片区。

74岁的老人王正直在这幢房子里居住了23年。55平方米的房子内,常常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和王正直情况类似的大板房片区16栋房屋、623户居民,均已感受到住在危房中的安全隐患——房子已经出现裂纹,时不时掉下水泥块,不知道哪一天就要坍塌,居民如履薄冰、日夜不安,期待着尽快“搬新房”。

而现在这些担心已不复存在,随着2013年10月12日,市政府下达“红星路大板房危房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与征收决定”后,半年时间,征收签约率达到98%,旧房已经被拆得所剩无几,只留下一片废墟。

王正直作为第一批签约的居民,选择了异地还迁,新居位于长港路原活力城,目前正在建设中。虽然行动不便,但王正直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到长港路新居项目现场去“巡查”,用他的话说“新房梦就要实现了”。

王正直告别了这个水泥脱落、钢筋断裂、墙体多处出现裂缝的危房。但他不知道的是,为了大板房危房改造工作的启动,市委、市政府及房管等有关部门想了多少办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城市发展的阵痛

危房和棚户区改造在荆州虽说历史不长,但数量并不少。

根据国家改造标准,建设年代超过30年以上的危旧房,应整体拆除重建,以消除安全隐患。与全国一样,我市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建成的一批城市楼房,如今已陷入“未老先衰”窘境,这些集中成片的危房在我市有26.47万平方米、涉及6600多户居民。

危房和棚户区改造,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条件最困难、要求最迫切的人群和他们聚居的区域。但在具体执行中,各地改造一般都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荆州也不例外。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危房和棚户区,通过市场化动作,以房地产开发的方式首先完成改造。而位置偏远,商业开发价值低,改造很难实现资金就地平衡的,成为改造需要攻克的“硬骨头”。

(责任编辑:荆州火车票网)(来源自:荆州火车票网) 荆州火车站 荆州火车 火车时刻表 火车票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