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后,铁路这种小社会的形态给铁路带来了异常沉重的包袱。到九十年代后期,铁路的辅业人数达到了百万,占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每年,铁路在辅业上都投入大量的资源。如果这些资源都能投到主业上,铁路的进步将
|
建国以后,铁路这种“小社会”的形态给铁路带来了异常沉重的包袱。到九十年代后期,铁路的辅业人数达到了百万,占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每年,铁路在辅业上都投入大量的资源。如果这些资源都能投到主业上,铁路的进步将更快一些。
铁路辅业的剥离是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的。当年沙皇大刀阔斧地搞国企改制,下岗,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简直可以用“血雨腥风”来形容。沙皇自然也不过漏掉铁路,此公就曾说过:铁路哪里需要那么多人?我看一百万足够了。
我不知道沙皇这么说的客观依据是什么。也许只是参考了洋大人情况。一百万足够了,这不是完全办不到,但却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你先把那些党政工团,花花草草全给裁了。上班时间就专心上班,要过组织生活下班再过没人拦着你。什么迎来送往,唱歌跳舞,这个活动那个活动全省省吧。另外干多少活拿多少钱,不干活的,干活干不好的统统走人,企业不养不干活的人。问题是沙皇做得到吗?
在现在的国情下,这些都是办不到的。但沙皇既然发了话,铁路无论如何也要有所动作。否则的话,乌纱帽还想不想要了?于是铁路就开始了大剥离。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大机车车辆制造厂,也就是现在的南车,北车集团。接下来就是中铁建下属的二十五个工程局、桥隧局、建厂局,再接下来就是设计院、铁通、物资部门、医院、学校、幼儿园等等。
各位,你们不要以为辅业剥离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里面的事太难了。首当其冲的就得应对地方政府的刁难。
刁难?没错,是刁难。这个词很不好听,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铺业从铁路剥离后,肯定要移交给地方。地方政府总认为铁路是央企,这口大肥猪不宰白不宰,逮到机会就狠狠地宰,捞一票是一票。在这种心态下,甭管哪个行当从铁路剥离出去,铁路与当地政府的谈判都是极其艰难的,付出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比如说,移交前地方政府开出价码,你在移交前必须要给“陪嫁”,要翻新设备,翻修不动产,已经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你得继续出,还要有三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虽然这些单位已经归我管理,但他们的吃喝拉撒,一切费用仍要由你铁路负担。但你对我如何管,如何调整人事却无权过问,否则我就坚决不接收。
这个条件虽然很苛刻,但还不是最苛刻的。我向大家透露一下,这些年来为何铁路两院的移交工作一直停滞?那就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省愿意接收,他们开出的条件是铁路完全无法接受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严苛条件呢?那就是地皮,动产,不动产,职权我全要,但人我一个不要,你铁路自行安置。
各位,如果你们面对地方政府开出的这个条件,你们肯答应吗?除了人不要,什么都要,那我剥离图的是什么呀?难道我的钱多烧得慌,非得上赶着把自家的资产哭着喊着白送给你?这如果不算是刁难,那世上还有什么能称之为刁难呢?
剥离这事,我是赞成的。毕竟就算是你天天要吃肉,也犯不着在家里养猪。但铁路内部对此有强大的不同意见。有人说了,为什么现在私人都争相开医院,办学校?有利可图人家才会这么做呀。至于殡葬行业,那更是暴利中的暴利。为什么非要把这些可以谋利的资源当成包袱甩掉呢?
对于辅业人员来说,剥离就是“被抛弃”的代名词。剥离后,他们的利益必然要受损,比如说地方政府接收后必然要在人事上大洗牌。因此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也就再所难免了。
说到这里,有人也许要问,肯定是铁路收入高,地方收入低呗。这个问题不可一概而论。铁路有个特点,就是同一个路局执行同一工资标准,但一个路局管好几个省,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往往相差甚大。以铁路那点收入,在发达地区寒酸得很,职工上街都不敢穿制服,小伙子找女朋友都极困难。但在欠发达地区,铁路那点工资却可以生活得比较体面,在当地的社会地位也颇高。这就好比你在北上广地区上班挣钱,如果在北上广地区消费,也许你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周围的人们对你很漠视。但同样的收入,你西部小县城里生活消费,却可以活得很滋润,周围的人投向你的目光也许都带着艳羡,那种感觉两样。